日前,四川省美德少年評選揭曉。我市鄧文昊等6名同學榮獲四川省美德少年稱號,從即日起,本報將對鄧文昊等固態硬碟6名同學的事跡進行報道。
  “能吃飽,有衣穿,有事做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,勤儉節約並不是丟面子的事。”儘管年紀小,但鄧文昊說起話來卻像大人。就讀於溫江mSATA區壽安中學的鄧文昊出生在農村家庭,爸爸外出務工,常年不在家;媽媽靠當清潔工來維持生計。艱苦的家庭條件和媽媽的言傳身教,促使鄧文昊從小勤儉節約,也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懂得怎樣體貼父母。
  鄧文昊現在讀初三了,儘管學習緊張,但在家他總是搶著幹活。媽媽擔心會影響學習有時不讓他做家務。鄧文昊卻趁媽媽不在時偷著幹活,並通過優異的學習成績讓媽媽漸漸放下心來。家裡有好吃的,寧願自己忍嘴,也要讓給父母吃。“父母掙錢不容易,節約是好事。”鄧文昊說,上學期間,他沒買過一瓶宿霧飲料,渴了就喝自帶的冷開水,一年四季都是如此。他說每瓶水節約一塊錢,每年就可以減輕家裡一大筆負擔。
  有一次鄧文昊考了滿分,媽媽想獎勵兒子進一次飯館。但是鄧文昊卻堅持回家吃,並微笑著對媽媽講起了現在提倡節儉,反對浪費。鄧文昊是住宿生,每周五才能回家,其他同學每周至少有20元的零花錢。媽媽每周也儘力給他10元錢,可是等商務中心到周五回到家裡,除了必要的開銷,剩下的錢,又如數回到媽媽手中。在同學和老師的印象里,鄧文昊是個從不亂花一分錢的好孩子。汶川地震發生後,學校開展愛心捐助活動時,一向節約的他,將自己的貧困補助金200元全部捐出。在學校里,鄧文昊每天早上總會第一個拿起工具做清潔,每次都主動幫老師抱作業本,分發作業本。勤奮好學的鄧文昊也是同學們的榜樣,“鄧文昊平時勤儉節約,學習勤奮刻苦,班上好多人都把他當成榜樣。”鄧文昊的一位同學評價說。
  一次閑聊中,老師問同學們長大後希望買什麼樣的汽車。鄧文昊十分認真地回答:“我不想買車,我要多走路,比較遠的話就坐公交車、坐火車。”媽媽說兒子每次到外婆家,來回40多公里的路程,他也堅持騎自行車。“貸款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。”鄧文昊說,古人的話很有道理,勤儉並不是丟面子的事,而是一種美德。
  本報記者 何良 文/圖  (原標題:勤儉並不丟面子 而是種美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olsyyi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